黄建新
时空轮转,岁月悠悠。至今年4月,刘德海先生逝世已四周年了,日前因《江南雅韵》公众号、《丝竹之家》视频号制作节目需要相关历史资料,与杨总进入音乐馆资料数据库进行查阅,一眼就看到了当年刘德海先生赠予音乐馆的宝剑。回想起十二年前的4月,先生又莅临崇明,和顾冠仁先生、乔建中先生等出席并筹划“首届瀛洲丝竹创作活动”的情景历历在目。我作为参与创建上海阳刚民间音乐馆和这次会议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每每回忆起那段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仿佛先生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
2012年4月初,音乐馆为举办江南丝竹(瀛洲丝竹)创作研讨会。会议议程三天,经过精心策划,邀请了来自北京、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著名作曲家、演奏家、音协的领导、《人民音乐》、中国民乐报、上海市非遗中心、崇明文广局领导等六十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当年我在上海阳刚电子有限公司销售分公司担任财务总监,我和季若洲、邱学诗等负责筹备研讨会的会务工作。期间杨总安排我专程前往上海迎接刘德海大师与夫人庄瑜澜来崇参会。这段经历不仅让我见证了《瀛洲丝竹》品牌的重要历史发展阶段,更让我有幸与大师近距离相处,深切感受到了先生的人格魅力并聆听教诲。
4月7日上午,我们的车子来到刘先生在上海家的弄堂口,迎接先生与夫人。先生中等身材,身着蓝色翻领拉链夹克衫,内衬蓝色衬衫,又套米色羊毛衫,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步履轻盈,儒雅利落,尽显仙风道骨之气。我赶紧迎上去接过先生手上的一个长长的盒子,我好奇的问先生,怎么还带上什么乐器呀,先生告诉我这是送给杨刚的一把镇宅宝剑,他说这把剑是他多年的珍藏,代表着他对杨总这位民营企业家为传统文化所付出的敬意。他这样对我说道:“宝剑是镇宅辟邪的,家宅平安,事业兴旺发达,希望杨总积累更多的资金投入音乐馆发展壮大”。他感慨道:“如果你们县领导请我去崇明也要考虑考虑的,我是为杨总这份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执着精神才来支持他的。”这番话让我深感先生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杨总的认可。
我虽然以前在音乐馆见过先生两次,此时和先生直面相见,内心既激动又紧张。先生神态自若,平易近人,像见到老朋友一样和我侃侃而谈。从上海到崇明路程近两个小时,先生乡音未改,兴致颇高,滔滔不绝的说;杨刚自筹资金办音乐馆真的不简单,尤其是“不为拥有、只为传承”的办馆理念使他非常感动。他说起了中国四大流派之一的崇明“瀛洲古调”派琵琶,谈起先辈沈肇周、刘天华、曹安和等为瀛洲古调传承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又聊起他熟悉的崇明岛瀛洲古调传人赵洪相、王霖先生以及瀛洲古调在各个时期的曲谱版本和演奏技艺特点。我对先生说读过你的《瀛洲古调童趣多》,特别喜欢先生弹的琵琶曲。先生还详细询问了音乐馆为江南丝竹、瀛洲古调等民间音乐的历史资料、录音、手稿、实物,所开展的抢救收藏保护等工作情况,以及进行研究宣传的办法和成效。我将音乐馆开展的一系列的工作向先生作了汇报,还跟先生谈起与杨总多次去各大城市旧书店搜集相关珍贵资料的小故事,说到有趣时,先生开怀大笑。
先生又谦和地与我拉起家常,问起我的生活工作近况,我回答先生,我从小喜欢民乐,20岁时就和杨刚认识,一起在农场文艺队他吹笛我吹笙,办过文艺工厂,创立阳刚电子公司一直合作搭档至今。神奇的是,我和杨刚竟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先生闻听十分高兴,说“这个杨家里真的了不起”,听说我时任阳刚公司上海销售分公司财务总监,他风趣的笑着说:“噢,原来你俩是老搭档,你是‘账房先生’,那叫你‘黄先生’是叫对了”!逗得先生夫人都笑出声来。那以后,先生与我见面就喊我“账房先生“,十分亲切。
一路上先生淡笑风生,我们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就到了崇明音乐馆。
下车后刘德海先生就把剑匣递给前来迎接的杨刚先生,说了一句:“送你一把宝剑,侬懂得!” 我和杨刚迫不及待地翻开剑匣仔细观看;匣盖和匣底内粘贴金黄色绸衬,很是惹眼。匣盖内中部绸布处盖有刘德海先生印章。
这把宝剑长98cm、刃口长77cm,剑宽3.5cm,红木剑把。剑把顶嵌圆环系红色丝结,并两条红色剑穗,鲜活飘逸。黄铜剑镦、护手,刻有枝蔓花叶图案,活泼生动。剑从处也盖有一枚先生印章。剑鞘长79cm,鞘身老红木,黄铜鞘口、剑标、护环两道。鞘口至上护环系两根金黄色挂穗。
刘德海先生赠杨刚的镇宅宝剑
在中国文化中,赠送宝剑是一种民族传统习俗,它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寓意。通常代表着荣誉、勇气、友情和忠诚。赠送宝剑不仅仅是一件物品的传递,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荣誉、勇气、忠诚、传统、纪念、激励和期待等多重寓意。
4月8日研讨会开幕,在那场氛围热烈的江南丝竹研讨会上,众多资深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深入地探讨民间音乐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坚实基础之上谋求发展。刘德海先生在会上发表了极具权威性的主讲发言。他着重强调了以下几点:其一,倘若丢掉了传统,那么这样的艺术便缺失了生命力,不再是富有生机的艺术;只有牢牢把握住传统,艺术的生命之流才能够如同渊源流长的江水一般,绵延不息。其二,新的元素并非遥不可及,也并非神秘莫测。其三,创作的思路应当是向前迈进两步,然后稍稍后退一步,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要去积极创造崭新的传统。并提出了“回归江南文化摇篮”的理念和思路,他的这番发言获得了全体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和赞同。
左起顾冠仁、乔建中、刘德海、杨刚在会议期间的合影(摄影:黄建新)
会议休息期间,我看到杨总与刘德海、顾冠仁、乔建中三位大师相谈甚欢,我赶紧拿出手机,拍下了唯一的一张四人合影,记录了创建《瀛洲丝竹》的四位创始人的珍贵留念。
中午,刘德海先生兴致勃勃,走到留言处,即兴挥毫:
万水不许一溪奔,
攔得溪声日夜喧。
得到前头山脚近,
堂堂溪水出前村。
我用手机记录了这个珍贵的瞬间。这首诗出自于宋代杨万里的《桂源铺》。原意为:溪水向前奔流群山阻隔,拦得那溪水在山间日夜喧闹不停,等到它终于来到前边的山脚尽头,蜿蜒小溪已汇聚成弘大溪流,流出了前方的村庄,奔向远方……
刘德海先生的即兴诗,彰显出先生文化底蕴深厚,信手拈来,借诗言志,短短四句七言绝句,通俗直白,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象征着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发扬不屈不挠的精神,生活总会向前发展,无法阻挡。一旦认准了正确的道路,就应该勇敢地去追求,生命中永远有足够的力量支持我们的前行。在面对逆境时,要顺应环境和时代的变化,找到合适的方法和途径去克服困难。只要有决心并经过不懈努力,就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赢得光明的前景。
会议结束后,刘德海先生特意与我合影留念。他紧紧握着我的手,感谢我在活动中的付出。那一刻,我深感荣幸,更为能结识这样一位德艺双馨的大师而自豪。
刘德海先生与作者合影留念
当天晚上8点晚餐后,杨刚提议请刘德海先生给他自己前一年赠送给音乐馆的蛟龙琵琶留存印记。先生欣然答应,于是我们马上从音乐馆取来蛟龙琵琶送到先生下榻宾馆。约晚10点多,刘德海先生将印章绘制好,我们看到琵琶左面案篆书体“刘德海”三字,浑圆无棱角,平稳不攲侧,粗细一致,过笔时改直为曲。大家都赞叹刘先生集文学、书法、篆刻等艺技于一身,高深莫测!
刘德海先生为蛟龙琵琶亲手绘制的印章(黑白照片)
如今,阳刚音乐馆已创建16个年头,首届江南丝竹创作活动也已过去十多年了,但刘德海先生的精神风貌依然激励着我们前行。他与顾冠仁、乔建中、杨刚先生所创建并引领的《瀛洲丝竹》文化品牌正在日益壮大发展,每当我们走进阳刚民间音乐博物馆,蛟龙琵琶、先生的手书、那鲜红的印章、那把具有特殊含义的宝剑和落成于音乐馆广场的德海先生“听茶”铜像,眼前这一切的一切都似刘德海先生的形神再现……让我们铭记这位伟大的琵琶大师,传承他的艺术精神,为弘扬民族音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又逢人间四月天,在刘德海先生逝世四周年之际,仅以此文寄予无尽之思念……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朱玉学先生的悉心指导,在此深表感谢!)
作者简介:黄建新,会计师,从事会计工作近五十年,上海阳刚电子有限公司销售分公司财务总监,协助杨刚先生创建上海阳刚民间音乐馆,长三角江南丝竹音乐联谊会常务理事。《江南雅韵》编辑部主任。《江南雅韵》公众号、《丝竹之家》视频号责任编辑。
左起刘德海、乔建中、何占豪、伍国栋、顾冠仁、杨刚拍摄于崇明岛西沙湿地
2010年拍摄于刘德海家中
刘德海先生为题词构思(黄建新摄于2010年4月8日)
刘德海先生与季若洲亲切交谈(摄影:黄建新)